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市场利率长期持续下行,理财产品再次下调业绩比较基准

时间:12-09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70

市场利率长期持续下行,理财产品再次下调业绩比较基准

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,多家理财公司对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。近期,招银理财、农银理财、华夏理财等多家公司发布了有关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公告,涉及现金管理类、半年定开、一年定开等产品,其中有产品最大降幅达85个基点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部分理财公司下调业绩基准与债券收益走势有关,目前国内强化机构行为和市场监管,在支持机构自主定价同时,需理性、科学定价,避免参考基准偏离实际业绩过远等情况。业绩比较基准下调“业绩比较基准3.95%,买了以后天天收益都是负数。”12月7日,一名投资人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述。在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之后,关于“业绩比较基准”的展示一度被质疑存在“报喜不报忧”的情况,从而引发争议。今年以来,理财子公司一方面更加注重投资者教育工作,阶段性降低产品费率向投资者让利,另一方面也下调了部分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,降低客户心理预期。近期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从一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方面了解到,该机构旗下最新一期“颐养丰润”14个月开固收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上一期的3.2%—4.2%调整为2.8%—3.8%,业绩基准上限降低40个基点,下限同样降低40个基点。“这一系列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呈现下降趋势。”上述理财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上述产品成立于2021年2月,第一期利率为3.95%。同时,上述理财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该系列另一款“一年开”固收产品同样成立于2021年,第一期产品利率为4.1%,2023年新一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3%—4%。此外,华夏理财、农银理财也对多款将进入封闭期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。自12月16日起,华夏理财龙盈固定收益类G款4号半年定开增强理财产品的比较基准调整为2.90%—3.20%,而上一期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3.00%。另外农银理财一款“半年开放”第2期人民币理财产品(尊享款)业绩比较基准调整自12月16日开始,业绩比较基准由3.75%调整为2.90%—3.30%,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达45至85个基点。所谓业绩比较基准,是理财公司基于产品性质、投资策略、过往经验、市场变化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,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。根据规定,当监管政策、市场环境、产品性质等因素发生变化时,理财公司有权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。例如,农银理财方面介绍,上述“半年开放”产品投资利率债占比5%—20%,信用债占比50%—70%,非标准化资产占比30%—50%,组合杠杆率130%为例,业绩比较基准参考中债(0—1年)国债财富指数,考虑资本利得收益并结合产品投资策略进行测算,为年化2.90%—3.30%。“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首先是个相关产品未来预期业绩回报,是投资者决策的一个参考。”周茂华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此前出现过少数产品业绩参考基准与实际收益偏差较大情况,理财公司需理性、科学定价,避免参考基准偏离实际业绩过远等情况。此外,一家股份制大行理财经理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在选产品的时候,不仅要看业绩比较基准,也要看产品具体投向,以及自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率,评估产品的稳定性,再看半年的收益率,在经历过一定的市场波动后,是否还能保持2%—3%的收益,最后看近1个月的收益产品涨幅情况。受债市波动影响今年以来,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行。谈及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原因,农银理财方面曾表示,这与今年初以来债券静态收益率出现幅度较大的下降有关。一直以来,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的主流产品。去年年底,受到债市波动影响,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及收益率出现大幅回撤,遭投资者大幅赎回,今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,暂别资管领域第一的“宝座”。有数据显示,银行理财规模今年8月份恢复至今年以来高点27.34万亿元,9月受债市季节性回调影响,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大幅下降至26.39万亿元,10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回升至27.32万亿元。目前而言,尽管债券市场基本面已经好转,但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呈现出走低趋势。招商证券数据统计显示,截至10月末,定开纯固收、定开固收+、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.0%、1.9%和0.4%。“在债券收益率下行后,中短期需要降低对理财的投资回报预期。”招商证券银行团队认为,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。8月下半月-10月末,债市小幅调整,提升了债券票息,降低了理财的投资压力。进入11月,债市行情明显好转,预计理财收益率将回升。不过,招商证券银行团队提出,由于近年来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,未来几年,理财可预期的复合投资回报率或很难超过3.5%。同时,一名银行从业人员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近期部分理财公司下调业绩基准这个与整个市场环境、底层资产属性及收益走势等因素变化有关,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业绩基准,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展望中长期,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,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大概率也需进行调整。对于银行理财后期展望,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,理财风险防御能力较去年底大幅提高,同时信用债市场受到化债影响走出了独立行情,理财破净率也已经企稳,市场无须担忧赎回会进一步发酵。在明明看来,11月份银行理财规模有望接近28万亿元,但很难超过,12月份又将迎来季节性回落。2024年经济稳增长仍需维持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,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仍将有两次MLF降息。而银行净息差面临较大压力,为配合央行降息,明年或仍将推动数轮存款利率的调降,届时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。责任编辑:孟俊莲 主编:张志伟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